环能科技助力中国海油两大厦斩获既有建筑绿色二星级标识

发布日期:2025-10-21  阅读量:

2025 年 7 月,北京市建委组织召开中国海油芍药居和未来科技城海油大厦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专家评审会,两座大厦凭借系统性绿色改造与精细化运营管理,成功获得既有建筑绿色二星级标识。这一成果既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践行 "双碳" 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能科技”)以技术创新驱动既有建筑绿色升级的典型示范,为央企办公建筑的低碳转型树立了可复制的标杆。

科技筑基:三大核心方案破解改造难题

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领域的技术引领者,环能科技依托科研标准及项目技术服务优势,针对两座大厦不同的建筑年代、功能需求与能耗特征,制定了 "精准诊断 + 系统改造 + 智慧管控" 的全流程改造方案,实现绿色升级与功能保障的双重提升。

1. 精准诊断夯实改造基础

针对两座大厦,环能科技从能源审计到水资源利用,从室内声、光、热环境质量检测到建筑材料循环评估,逐项梳理、细致分析,形成覆盖建筑和园区运营的全维度诊断报告,为后续改造奠定坚实根基。

2. 系统改造深挖降碳潜力

根据项目系统及运行特点,结合环能科技在能源系统优化领域的技术积累,两座大厦实现了从 "传统供能" 到 "高效用能" 的跨越:

• 空调系统节能改造:为风机盘管加装集中控制系统,对 AHU 空调机组实施变频及EC风机改造,对制冷机房水泵进行变频改造,增加冷机群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捕捉室内温湿度变化,动态调节运行参数,空调系统综合能效提升 15% 以上;

• 照明系统全面升级:将 3 万余套传统灯具全部更换为 LED 节能灯具,配合公共区域 "按需亮灯" 智能控制模式,照明用电较改造前下降 50%;

• 可再生能源系统建设:在未来科技城海油大厦屋顶及停车场棚顶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年发电量可达46万度,实现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协同供给。

多场景绿色低碳改造,优化资源循环,变废为宝促转型:

• 水资源利用:卫生器具全部改造为二级节水器具,景观浇灌系统升级为微喷灌模式,并加装雨量传感器,实时根据天气与土壤湿度调节灌溉节奏,让每一滴水都精准滋养绿植,杜绝水资源浪费。增设直饮水尾水提升泵和储水箱等辅助设备,使饮水机尾水可以在日常清洁、绿植维护中得到再次利用;

• 资源循环利用:引入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将餐饮垃圾转化为5%-10%的有机营养土,并全部回供园区蓝梦蔬菜基地,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农产品”的良性循环闭环体系。  



3. 智慧运维实现精细管控

项目搭建了一体化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和碳排放管理平台,通过部署千余个监测点位,实现对电力、水资源、天然气等各类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可视化展示。

平台内置智能分析模型,可自动识别设备异常运行状态与能源浪费场景,发出预警并提供优化建议,运维响应效率提升 60%,实现 "被动运行" 向 "主动管控" 的转变。

国内外双重绿色建筑认证,彰显示范价值

两座大厦于2024年获得美国绿色建筑LEED EB铂金级认证,2025年获评绿色建筑二星级标识,不仅是对改造效果的权威认可,更在技术实践、行业引领与战略落地层面具有深远意义。



1. 技术示范:提供可复制的改造样本

项目通过探索既有办公楼宇绿色低碳改造技术路径,破解了 "成本高、工期长、效果差" 的传统改造难题,为京津冀地区同类型建筑的绿色改造提供了技术实践参考。

2. 效益凸显:实现环境与经济双丰收

改造后两座大厦每年合计节约标准煤约 360 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约 950 吨,同时,通过能源节约与运维效率提升,每年可降低运营成本约180万元,投资回报周期在 8 年以内,实现了 "节能降碳优先、经济效益同步" 的良性循环。

3. 战略践行:央企担当助力 "双碳" 目标

作为能源央企旗下的标志性建筑,芍药居与未来科技城海油大厦的绿色升级,是中国海油将 "绿色发展" 理念融入建筑运营全周期的具体行动,延续了其在节能降碳领域的示范基因。环能科技凭借在标准制定、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中的全链条能力,再次印证了其在 "双碳"领域的技术引领地位。

从单体建筑的绿色升级到行业生态的协同发展,芍药居海油大厦与未来科技城海油大厦是建筑领域低碳转型的生动缩影。未来,环能科技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与中国海油及更多企业携手推动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为实现 "双碳" 目标筑牢技术根基,让绿色低碳成为城市建筑最鲜明的底色。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22 08: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