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4-18 阅读量:
近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2024年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十大创新”(简称“年度十大创新”),成果的发布将进一步引领建筑行业的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建设领域双碳工作落实落地,对于建筑行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环能科技深耕四十余年,持续开展绿色低碳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以成果转化赋能双碳战略,在“年度十大创新”的九个创新方向和领域都起到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及示范推广作用,为我国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01博鳌零碳示范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
博鳌零碳示范区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海南省共同创建,先后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等国家部委和相关行业协会的认可,获评《“双十佳”节能实践》等多项全国典型案例、优秀示范项目殊荣。示范区的建筑绿色化改造重点专项由环能科技提供提供全过程技术咨询和保障服务,依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零碳建筑控制指标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全面助力示范区创建。项目实现建筑100%电气化,并使生活热水用能成本下降60%,炊事用能成本下降30%。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中心及酒店、东屿岛大酒店设计指标达到“低碳建筑”水平,新闻中心设计指标达到“近零碳建筑”水平,整个近零碳示范区设计指标达到“零碳区域”水平。
博鳌零碳示范区
02高性能智慧建筑可调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环能科技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采用“理论研究+标准编制+产品创新+示范应用”的研究方法,攻克了大型公共建筑透光围护结构安装施工技术难题,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了突破大型公共建筑高性能透光围护结构关键技术研发与规模化工程推广应用难题的目标,同时围绕高效智能围护结开发“可变-智能-产能”围护结构产品,研究气候响应设计控制方法,实现建筑环境高效智能协同调控。相关成果获得2021年度中国公路学会世界人行桥奖金奖、2024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2024年中国节能协会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项目设计应用
03中深层地热岩热高效清洁供热技术
作为中央企业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深部地热能开发与利用”方向的核心研究单位,环能科技锚定“十四五”地热能发展目标——2025年全国地热能供暖面积较2020年增长50%,深入推进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展中深层地埋管地热热泵供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构建“理论建模—设计优化—智慧运维—标准体系”全链条创新工作模式,跟踪测试百万平方米项目,验证技术适用性。主编《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团体标准,推动北方地区中深层地埋管热泵供暖规模化发展。研究成果获2021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
华能郑州市和昌林与城、森林湖清洁供暖项目
04跨季高效蓄热供暖技术
面向远期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渗透情景下长周期大规模热能存储需求,着力开发长短期高效蓄热供暖技术。承担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埋管跨季节蓄热系统温度场计算模型与管群优化方法研究”项目,开发基于解析-数值混合模型的埋管跨季节蓄热系统土壤温度场快速计算方法,计算速度较常规数值仿真模型提升10倍以上;提出非标准化管群优化方法,实现换热管群精细化设计与调控,为埋管跨季节蓄热系统性能提升和优化奠定基础。针对西藏地区采暖需求和资源条件,提出太阳能集热-埋地水体储热的大规模太阳能蓄热供暖技术方案,应用于西藏浪卡子和仲巴县城,是青藏高原首个大比例太阳能供热采暖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全国可再生能源供暖典型案例汇编》。
西藏浪卡子县城太阳能供热工程采暖项目
05近零能耗与零碳建筑技术体系
先后承担“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开发”、“零碳建筑控制指标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零碳建筑及社区可再生能源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编制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报批)和“1+N”评价标准体系,构建了适应我国能源结构、气候特征、建筑类型和使用习惯的近零能耗和零碳建筑技术体系,推动从节能到能碳双控、从传统能源到清洁能源的转变,完成示范建筑面积2000万平米。成果获得2023年住建部华夏建设科技奖一等奖、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
蚂蚁集团全球总部零碳建筑
06建筑/园区光储直柔技术
承担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筑光伏系统仿真与设计软件”、“建筑机电设备直流化产品研制与示范”;主参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光电建筑评价标准》T/CECS 1856-2025、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团体标准《建筑光储直柔系统评价标准》T/CABEE 055-2023等;开发光储直柔智能配电柜(PEDF-CABR)、光伏多储协同智能配电柜(PMEC-CABR)、民航/交通光伏辅助供电配电柜(PAPU-CABR)、柔直互联能源路由器(FDER-CABR)4款新型电力系统关键设备,积极探索“光储直柔”新型电力系统在建筑及区域中的实践应用,助力光电建筑在我国高质量发展。完成北京、青岛、成都、江苏等地零碳建筑及光储直柔相关技术咨询工作,形成示范引领。
中国建研院光电示范建筑
07超大城市绿色公共建筑数据驱动节能增效关键技术
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共机构高效用能系统及和智能调控技术研发与示范”,参与编制《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 调适、检测》、《智慧建筑评价标准》等多部国家及团体标准,构建了基于国产BIM数字底座、人工智能及数字孪生的绿色公共建筑能源系统智慧运维技术体系,推动建筑节能增效数字化转型,完成北京冬奥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济宁文化中心、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等地标公共建筑项目示范。
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能源站智慧运维示范项目
08大型建筑企业碳排放核算体系
承担中海地产、新城控股、金隅投资物业集团等大型建筑企业双碳战略目标和技术策略制定、技术示范和工程落地技术服务,支持规划目标的科学制定与实现,确保减碳策略和示范工程的高效落地。构建了建筑企业“战略目标—减碳路径—关键技术—示范工程”全流程咨询机制,推动建筑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指导企业健康低碳发展。
中海地产双碳战略技术咨询顾问服务
09建筑碳排放行业治理体系创新
承担和参与住建部科技计划项目“建筑碳排放总量及碳中和技术路线图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大课题“我国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的路径与对策”,建立中国建筑领域能耗和碳排放预测模型(CBECM),准确预测不同政策和技术情境下我国至2060年建筑领域碳排放总量,为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及总体谋划提供了系统化、定量化、可操作的重要支撑。成果支撑了住建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多部建筑节能降碳领域重要国家政策,获得2024年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配合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开展零碳建筑、零碳社区测评工作,承办2024年首批零碳建筑项目发布会,向行业展示引领性零碳建筑最新成果。
2024年9月22日首批零碳建筑项目发布会
未来,环能科技将继续努力,力争引领创新,彰显创新,推动创新,示范创新,促进绿色、健康、舒适、安全、智慧发展,推动行业创新成果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