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下午,中丹绿色、清洁、高效能区域供热合作指导委员会首次工作会议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市政交通处处长楼孝荣,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双边处干部张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专业总工徐伟,丹麦能源署副署长斯蒂格·乌菲·裴德森(Stig Uffe Pedersen)、国际合作中心主任乌尔里克·埃弗斯布施(Ulrik Eversbusch),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参赞马海(Henrik Martens),丹麦气候、能源和能效部国际气候和能源中心主任亚瑟·贝灵(Asser Berling,线上)等18人出席会议。
会议由楼孝荣主持,刘李峰、徐伟、斯蒂格·乌菲·裴德森、马海、亚瑟·贝灵分别致开场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科技供热中心主任袁闪闪代表工作组汇报中丹绿色、清洁、高效能区域供热合作内容、合作模式及前期成果,详细介绍了“中丹城镇供热管理国家及地方法规”、“中丹城镇供热系统建设管理”、“中丹城镇供热系统清洁低碳协同增效的关键技术”三次交流会成效;随后,汇报了试点城市选择情况,对试点城市遴选原则、选择程序以及计划安排进行了重点介绍。丹麦能源署国际合作中心清洁供热合作技术负责人努埃米·施耐德(Noémi Schneider)代表丹麦能源署,汇报2024年上半年邀请中方对丹麦进行考察访问的初步行程安排。
会议听取了指导委员会对中丹绿色、清洁、高效能区域供热合作的指导意见和建议。斯蒂格·乌菲·裴德森高度赞扬试点城市遴选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希望尽快与试点城市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并在数据保密方面达成一致。亚瑟·贝灵肯定工作组前期成果,对中方赴丹麦实地考察表示诚挚欢迎,并期待两国部长级交流会早日推进。徐伟建议进一步明确试点城市建设目标,做好试点效果分析,丰富赴丹考察行程。刘李峰高度肯定前期工作卓有成效,并表示对“国外专家指导—中方技术机构转化—试点城市应用检验”的合作模式和成果充满期待,要求工作组立足中国供热行业低碳发展实际需求,开展务实合作,切实推动我国供热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落实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来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丹麦能源署的工作组成员于9月6日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就具体工作开展深入交流。丹麦能源署重点介绍丹麦供热规划评估工具的价值以及在中国试点城市中预期价值,并邀请丹麦哥本哈根大区公用事业公司托马斯·恩伯·裴德森(Thomas Engberg Pederse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哥本哈根气候中心高级顾问陈卓伦分别分享了丹麦区域供热公司投资规划决策方法及国际供热投资资金支持模式。中丹双方就供热规划评估工具数据需求、试点城市低碳供热路线图框架、三方协议签署等进行了详细讨论,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中丹合作的工作任务和重点。
中丹绿色、清洁、高效能区域供热合作指导委员会首次工作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丹双方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供热合作从前期技术研讨迈向技术应用实践。下一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将与丹麦能源署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加快丹麦先进供热技术的转化,开展试点城市低碳供热规划和路线图研究,探索我国先进低碳供热技术转移和输出模式,为我国与世界供热领域技术交流和双向输入输出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项目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丹麦王国气候、能源和能效部,环境部,内政和住房部于2022年3月签署了合作文件,约定在绿色、清洁、高能效区域供热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丹麦能源署为中丹供热领域合作具体实施单位。
2023年4月18日,丹麦能源署、丹麦驻华大使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就中丹绿色、清洁、高效能区域供热合作事宜开展会见交流,并举行签约仪式。中丹绿色、清洁、高效能区域供热合作约定分别面向城镇供热主管部门、热力公司、有关技术单位召开三场交流会,并选择部分中国试点城市开展低碳供热路线图研究。